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評價



網友滿意度:



老實說我很喜歡勵志類型的書籍

並不是因為我很脆弱或喜歡聽些溫暖的話

(講白點不是玻璃心啦XD)

我只是純粹覺得這類型的書能夠

給人不一樣的思路去想

不見得是非常厲害 那種充滿專業術語

更中意以簡單漂亮的切入點去談

有種"噢!!"、靈光一閃的那種感覺

那是我最喜歡閱讀的瞬間之一

推薦給大家這本!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這本原本也是我朋友推薦給我的,

自己看過之後竟然也有想推薦給別人

的衝動~~

可見這本書寫的多好啊XDD

主因是我真得很常上網買書啦

金石堂買的快又便宜

順便附上折價券,一起上網

求知求真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本週熱銷商品:





紅書(讀者版)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十萬本紀念精裝版)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7顆星推薦

      10週年紀念版,滿載智慧與溫暖,撼動人心與靈魂的經典好書

      長銷10餘年,版權售及美國、德國、西班牙、韓國、捷克、中國大陸、台灣等地



      別等二十年,才與你愛的人進行真正對話。

      別等二十年,才道歉。

      別等二十年,才原諒。

      別等二十年,才請求原諒。

      最重要的,別等二十年才告訴你愛的人,你愛他們。



      「在所有言語或筆墨能表達的可悲字句中,最令人悲傷的莫過於『當初要是......就好了!』」──美國詩人約翰.格林利夫.惠蒂爾



      「那天早上,要是沒和他吵架就好了......」

      「如果能早點表達我對他的感謝就好了......」

      「早知道她會發生車禍,之前應該讓她知道我愛她......」

      「要是來得及見他最後一面......」



      每天都有人死於疾病和意外事故,遺憾經常轉眼間發生。許多人在早上離家前,根本沒想過今天會遭逢意外、不知道自己剩餘的時間如此短暫。在那天,他們再也無法向生命中的摯愛說出一直放在心底的深情話語,他們所愛的人也失去向他們告別的機會。所有的歡笑與淚水、仇恨與寬恕,都成了無法表達的遺憾。



      「表達顯而易見情感」的價值



      艾拉.碧阿克醫學博士是安寧療護的全球知名先驅與作家。他從患者與他們家人身上感悟到,在生命盡頭,有話沒說出口、有誤會沒解開、有情感沒表達,是多麼痛苦的遺憾。他提醒所有的人,無常隨時可能發生,不要到無法言語時才後悔沒有把話說出口。在書中,艾拉博士分享許多臨床工作經驗與實際訪談案例,透過一則則真實感人的故事,讓我們看見「表達顯而易見情感」的價值。也就是,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對所愛的人表達寬恕、感謝、關愛與告別,拋開宿怨與有毒情緒,讓所愛的人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愛──一旦別離突然到來,我們將不再措手不及。



      四句話的療癒力,修復關係也圓滿生命



      每個人都渴望親密關係,即使與生命中重要的人產生傷害或仇恨,彼此之間還是可以發現愛的存在。只要其中一方或雙方有意願修復,善用話語的力量,許多破裂的關係都有機會修補。艾拉博士認為「請原諒我」、「我原諒你」、「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強大的能量,能修補人際關係的裂痕,重建我們天性渴望的親密,維持心靈健康,學習寬厚並悲憫待人。



      他在陪伴許多人經歷生死訣別的臨終現場,鼓勵人們說出這四句話,並經由訪談與案例追蹤,實際感受到四句話的成效。他曾目睹臨死婦人與孩子彼此說出這些話,使她的孩子終其一生帶著祝福過活;也曾見到因妻子外遇而失和的夫婦,因說出這些話而獲得救贖;被父親拋棄與羞辱的孩子,在父親臨終前透過這些話重新找回親情,且不再將傷害擴及下一代。透過這四句話,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表達寬恕、感謝、愛與告別。



      趁還來得及,今天就說出這四句話



      當別離降臨時,你是否擔心有話來不及說出口?那麼,從今天開始,在生活中練習說出這四句平凡卻情意深長的話語:透過「寬恕」,痛苦和憤怒可轉化為愛與原諒;以感恩與祝福表達「感謝」,人生不會只有痛苦和悔憾;「愛」是肯定生命的言語,能讓人變得更幸福美好;好好告別,不要留下來不及說的話,是真正讚頌生命的表現。



      眼前的每一刻都如此重要,書中的故事激勵我們,在生命中的任何時刻,即使是最棘手的關係,都有機會使情況變得圓滿。我們無法得知何時會是生命的終點,但卻可以把握當下,勇敢向我們所愛的人說出重要的四句話,真誠表達寬恕、感謝、愛與告別,人我關係就能得到圓滿和療癒,生命再也沒有遺憾。



      本書特色



      .書中的故事深刻感人且充滿智慧,透過不同背景、不同家庭表達「寬恕、感謝、愛與別離」的方式,幫助讀者了解四件事的價值,以及在生活中實踐的意義。



      .大多數人不善於將情感說出口,本書鼓勵人們不要留下遺憾,要適時表達愛與感謝,是一本充滿正面能量的書。



      .引導讀者面對臨終家人可以做些什麼,以及該抱持什麼態度。除了闡述如何面對死亡,更希望活著的人在失去親人後,能獲得心靈的圓滿與撫慰。















        各界感動推薦



        「這本好書滿載智慧與溫暖,教導我們如何保護與珍惜最有價值的財產──我們與所愛之人的關係。它顯示出最重要的事情絕非物品,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史蒂芬.柯維博士(Dr. Stephen R. Covey),撰有《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本書蘊含能夠扭轉你人生的生活智慧。很高興能推薦這本鼓勵你以簡單且實用的方式,轉化人生品質的書籍。」──凱洛琳.密思(Caroline Myss),撰有《神聖契約》(Sacred Contracts)、《點燃療癒之火》(Why People Don't Heal and How They Can)、《慧眼視心靈》(Anatomy of the spirit)



        「對於相信需要許多年才能轉化人際關係的人,本書會令他們驚喜萬分。偉大的智慧總是簡單──因此也難以捉摸──而這正是本書蘊含的智慧。」──勞瑞.杜西(Larry Dossey),撰有《心風潮:揭開信心療法的奧祕》(Healing Words)、《一種心靈》(One Mind)



        「我強烈推薦這本好書。本書提供簡單確實的解決方案,療癒複雜、脆弱的關係──能真正豐富我們的人生智慧。」──瑪姬.克拉蘭(Maggie Callanan),合撰有《最後的擁抱》(Final Gifts)一書



        「本書以簡單卻深刻的文字和故事,撼動讀者的心靈與靈魂。碧阿克醫師告訴我們,滋養關係與療傷的途徑。」──左巴.派斯特醫學博士(Zorba Paster,M.D.),撰有《長壽密碼》(The Longevity Code)一書



        「艾拉.碧阿克在臨終領域從事悲憫且重要的工作,使他獲得愛與自由等四項珍寶,這些也是所有人終身都能善用的寶藏。這本好書為我們開啟了悲憫珍寶的大門。」──瓊安.哈利法克斯博士(Joan Halifax, Ph.D.),撰有《與臨終共在》(Being with Dying)



















      • 作者介紹







        艾拉.碧阿克醫學博士(Ira Byock, M. D.



        艾拉.碧阿克醫學博士是一名優秀的安寧療護醫師兼作家,也是持續改善臨終照護等公共議題的倡導人。他的研究與著作協助界定人生及人們生活在先進醫療條件下的照護品質。他自一九七八年起投身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是美國安寧緩和照顧醫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的創始會員兼前院長。一九九六年起至二○○六年,他擔任促進優質生命末期照護計畫的負責人,這項全國計畫由羅伯特.伍德.詹森基金會贊助。



        二○○三年至二○一三年七月,碧阿克醫師主導新罕布夏州萊巴嫩市達特茅斯醫療中心(Dartmouth-Hitchcock Medical Center in Lebanon, New Hampshire)的安寧療護計畫。他也是達特茅斯大學蓋澤爾醫學院(the Geisel School of Medicine at Dartmouth)社區與家庭醫學領域的教授。以下網址可獲得更多資訊:www.TheFourThings.org.







      • 譯者介紹





        劉盈盈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業。

        文字滋養我,我吐納文字。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目錄導覽說明





      • 十週年紀念版前言

        有話想說,為何還要等待?



        1 最重要的事──用言語療癒你的人生

        第1章 說出重要的四句話

        第2章 言語的療癒力

        第3章 圓滿彼此的關係

        第4章 情感的轉化



        2 寬恕──愛與原諒的機會

        第5章 所愛的人,永存我們心中

        第6章 解決逝者留下的痛苦

        第7章 原諒的情感經濟學

        第8章 寬恕的極致

        第9章 原諒你自己

        第10章 與無常和病痛共存

        第11章 痛苦與憤怒,都是愛與原諒的機會



        3 感謝──表達肯定與讚頌

        第12章 練習表達謝意

        第13章 重新連結的意外恩典

        第14章 家庭的動態感恩學



        4 關愛──用愛肯定生命

        第15章 說出四句話,不一定要用言語

        第16章 愛他的全部

        第17章 把活著的每一天,當成你的第一天或最後一天

        第18章 以愛交織的人生

        第19章 不用太多言語......只要說我愛你



        5 別離──向要分離的人說出祝福

        第20章 不要留下來不及說的話

        第21章 某些告別的神祕之處

        第22章 告別是永恆的禮讚

        第23章 用告別讚頌生命



        後記 告別前的反思

        致謝



















      十週年紀念版前言



      有話想說,為何還要等待?



      要加深一個人對某種主題的理解,很少有比教學更好的方法。身為一名執業醫師兼醫學院教授,我持續地學習。患者與準醫生的提問,常常闡明了一個問題的複雜程度,讓我用全新眼光檢視為什麼(whys)、如何(hows)、假如(what-ifs)。



      同樣地,在本書初版發行後的十年間,讀者讓我學習到,人們在遵循我的建議修復、照料與讚頌人際關係時,會遭遇──或是猜想可能會遭遇──的各種挑戰。讀者同時也讓我知道,在他們說出四句最重要的話,也就是「請原諒我」、「我原諒你」、「謝謝你」、「我愛你」之後,他們獲得了我不曾預料到的好處。參加過我舉辦的讀書會、或是曾經致電到我電台談話性節目的人,他們曾經問過,面臨有些棘手的關係或情境時,很難說出這四句話。這些寫信告知或向我傾訴自身疑慮的人,正是教導我最多事情的對象。他們認同,自己想要說出這四句話,但過去在關係上遭遇過的許多痛苦經歷,使他們懷疑這些準則是否能發揮效果。通常他們描述的情境與父母有關──儘管缺乏科學證據,但這裡說的父母,經常是指父親。



      感謝每一位願意向我提出難題、分享有些尷尬私人生活細節的人,我佩服他們想要說出這四句話的堅強與決心。我們的交談使我更全盤瞭解,說出這四句話能夠如此積極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我希望他們的回饋,使我已經成為一名更好的醫師與導師。也希望他們的故事、與他們得利於說出這四句話的各種情境,協助你們更瞭解自己也能如何說出這四句話。



      四句話產生的效果



      這本書在出版後一週的某個冬日早晨,我正坐在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家中的辦公桌前,接受來自費城(Philadelphia)某廣播新聞節目的電話訪問。節目的主持人之一,以輕鬆的方式展開訪談,她問道:「碧阿克醫師,我非常喜歡你的書,但為什麼有人會想要買這本書呢?畢竟,你在書中的第一段就已經說完了全書的主題。」



      我大笑。她說得很有道理。本書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解釋了最重要的四句話。但為了傳達說出這四句話的價值,有必要透過貫穿全書的各則真實故事,使你們全盤瞭解這四句話能如何協助你們,以及能在什麼情境下說出這四句話。我不會宣稱,僅對某人說出這四句話,就能修復彼此的關係。然而將這四句話說出口,肯定有幫助。不過,儘管是對的話,也需要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說出來。



      人生也許艱難。許多人都飽受與生命中重要之人關係惡劣的折磨──也許導因於曾發生的謊言、不忠、失信、背叛、痛苦的離婚、心理或生理上的虐待。當人被深刻傷害,通常很難想像怒氣或恨意會有終結的一天。在我從事的臨床工作中,我學到有時療癒的障礙正在於此:人們難以想像可能有任何良好的解決方案。出乎意料地修復或重建破裂關係的故事,可以擴展我們每個人的想法,想像故事的確可能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



      順帶一提,我並不想試圖說服人們忘卻舊傷的憤怒。憤怒完全是正當的情緒表現。如果有人對你心懷惡意、或故意用某種方式傷害你,你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你理所當然會感到生氣。如果你有意識地決定維持怒氣,我祝福你。我只想讓你知道,你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四句重要的話,能協助你找出更好的選擇。



      真實的故事擴展了可能性──它們促使你想像可能的未來,常常帶來實際效果。有志者事竟成,這句俗語亦能適用在彼此相愛、或曾經相愛卻長期破裂的關係上。例如,長久以來不合的父母與成年子女,儘管很少見面或交談,一旦打破已經被認定為不可能的障礙後,某些關係總能修復。至少,他們會感受到壓力減輕,這對每個人都有好處;有時他們會獲得或重新獲得更多的東西,包括能夠溝通、相處、甚至樂於陪伴彼此。



      人類的天性渴望親密關係;能感受到情感癒合,也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失職的父母,孩子天生就愛他們;而父母天生就會愛他們的子女。當彼此產生傷害或仇恨,你仍舊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有愛意存在的事實──儘管埋藏得再深。在破裂的關係中,只要其中一方或雙方有意願修復,只要簡單的工具──例如這四句話──就能提供良方。

      說得更簡單一點,真實的人生故事很重要,因為它們顯示出,我們可以將想法付諸行動,並且得到回報。我希望編選在本書十週年版中的新故事,能夠讓你具體感受到,寬恕在人生中的模樣。這四句話幫助你在離開時不會有來不及說的話,並能對你很重要的人表示敬意與讚頌。



      關於寬恕這件事



      在這四句最重要的話中,寬恕似乎最難以啟齒。對於寬恕與不寬恕的誤解,常常使人不去考慮寬恕的可能。有些人將寬恕(forgiveness)與赦免(absolution)混為一談,彷彿原諒了傷害你的人,他們就不必為所犯的錯誤負起責任。但寬恕並不是幫某人的錯誤找藉口;它不等同於忘卻傷害你的人。



      古諺說:「不念舊惡。」(Forgive and forget)這是非常荒謬的建議。原諒某人,你無須忘記他的錯誤行為,或是假裝不曾發生過這件事。假如這就是寬恕,我們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幸好,寬恕無須忘記(團購麻吉卷失憶才會忘記)。真正的寬恕,需要牢記。它需要敞開心扉──在你充分認知到自己曾被傷害、或仍舊感受到傷痛的情況下。



      寬恕可以說是一件慷慨的行為或過程,但它的核心在於你,更甚於被寬恕的某人。寬恕是一個複雜卻相當有效的策略,能增進你的幸福感。喜劇女演員莉莉.湯琳(註:Lily Tomlin,美國女演員兼作家與劇場製作人)指出:「寬恕意謂放棄了會有更好過去的所有希望。」說得完全正確。它需要你接受過去無法改變,並認知到過去不能主宰你的未來。



      從撰寫本書時的訪談對象,與出版後接收到的許多信件、意見與提問中,我學到很多關於同理心、勇氣與關愛的事情。我將部分的故事,納入十週年紀念版中。



      不要再等了,現在趕快行動!



      在我的專業領域上有一句行話:「我們總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察覺事情發生得太快。」(It's always too soon, until it's too late.)



      想想看,每年大約有三萬三千名美國人死於車禍,平均一天有九十人喪生。這些人在早上離開家門時,沒想過自己會死。他們不知道自己剩餘的時間如此短暫。然而,在那天,每個人都失去向生命中重要的人說出重要話語的寶貴機會。



      所以,如果你感覺有需要向某人說出重要的話,為何還要等待?



      一名廣播節目主持人告訴我,他的一位妹妹在二十歲出頭時死於一場潛水意外。他比妹妹年長十二歲,在妹妹讀小學二年級時已經離家。他們從未擁有親密的關係,但彼此一直希望並嘗試更瞭解對方。他說,回想起來,他一直很後悔失去拜訪妹妹的機會。如今看起來,他的工作與其他優先事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我敬佩他願意在廣播中談論如此私人的事情。透過像這名主持人描述的痛苦教訓,我們都能重拾人性本能去愛、與人連結、感到快樂與喜悅。



      當人們能夠從「沒有將重要的話說出口」,進展到討論這些話題,並自信他們已經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清楚傳達善意,生命就會趨於好轉。變化,通常會以持久且驚人的速度進行。事實上,我們活著的每一天與永恆也不過是一個心跳的距離。如果我們不允許假如(what-ifs)、本來可以(could-haves)、當初應該(should-haves)出現,我們都會活得更好。



      永遠不會太早,不要空等。



      如果你沒有好好告別



      接受一名當地新聞主播的訪談,使我又察覺到傳達這四句話的重要性。主持人認同,表達這些情感可以解決緊繃的關係,同時強化彼此的關係。但是他問道:「如果有人想要傳達的對象已經過世,你有什麼建議呢?」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與所愛之人的關係,並不會隨著他們的過世而消失。作家兼演員羅伯特.本奇利(註:Robert Benchley,美國男演員兼作家)評論道:「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但並不是一段關係的結束。」這是真的。但無疑的,死亡也以深遠的方式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我們不能夠再看到或觸摸到彼此,不能當面或透過電話交談,但已逝者仍活在我們的思想與感情中。在特別親密的關係中──例如丈夫或妻子過世之後,仍舊存在著強烈的聯繫感。即使某人已經過世,你與他的關係仍舊能有好的變化。



      例如,在某人過世前,彼此關係非常差;一些專業指引將對遺族產生很大的意義;尋求悲傷輔導員(grief counselor)協助,可能會很有幫助。許多輔導員會使用如「空椅法」(註:empty chair,指在諮商過程中,運用不同椅子,請當事人在問題中扮演不同角色,運用自己一問一答的回應,來解答問題所在及對方的困擾點)的技巧,協助你與已逝者說話,彷彿他就在這個房間裡。其他的方法包括寫信給對方──懇求並給予寬恕,表達讚賞與關愛──然後以某種形式將訊

















      第11章痛苦與憤怒,都是愛與原諒的機會

      我能夠道歉,然後向前走。相較於完美或自尊這種虛假的想法,關愛對我而言更重要。



      阿奇爾.雷諾茲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身高一百九十三公分、體重有一百四十三公斤,散發著自信的權威感。四十八歲時,從軍隊退役,離開擔任二十二年的陸軍教官一職。過去五年來,阿奇爾一直在中西部大學一支小型的橄欖球隊擔任助理教練,他熱愛這份工作。他總是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明確且堅定地大聲說話。儘管他的精力充沛並帶了一點威嚇感,他的真誠友善和慷慨的本性仍使他深受歡迎。



      除了他的妻子梅之外,阿奇爾的親朋好友都不知道,他對父親抱持的怒氣已經嚴重傷害到他的情感生活。阿奇爾的父親過世時,他被要求致悼詞,他藉此宣洩了他抱持的部分痛苦,並顯示了他的智慧與勇氣。



      在阿奇爾的同意下,他的一名好友將他在父親葬禮上的致詞副本寄給我。一份簡短的附信寫道:



      親愛的碧阿克醫師:



      我的一位朋友利用你的書,與他瀕臨死亡的父親進行了交談。我認為,你會有興趣看到他為父親寫的追悼詞。



      謝謝大家的蒞臨。



      首先,我需要感謝全體雷諾茲家族成員,在我父親生前最後幾個月細心照料他。接納一個有需要的家族成員來到你家,這真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同理心姿態。我打從心底,真誠地再次感謝你們。



      你們有些人認為我父親是個很棒的人。在你們心中,他也許是拉爾夫叔叔、雷伊或有其他的暱稱。他隨時準備好享受人生。他總是人們關注的中心,生活中充滿了宴會。想要不喜歡他,可能有點困難。



      從我的觀點來看,拉爾夫.艾理斯.雷諾茲則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人。我認識的是一個酗酒的父親,懶得教導他孩子關於人生的道理。我認識的是一個不愛工作的男人,總是打電話請病假或根本不去上班。因為他糟糕的工作態度,我記得家裡好幾次斷糧。我認識的是一個害怕成為家長、丈夫與父親,並且經歷過五次失敗婚姻的糟糕男人。



      當我長大,我看到一個選擇不與妻子(我的母親)溝通的丈夫、一個選擇不與家中孩子(不論他是否曾經養育)溝通的父親。是的,除了我之外,雷伊還有兩個他從未與我提及過的兒子。同樣地,他們兩人對他的觀感與你們大部分人不同。









      編/譯者:劉盈盈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36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艾拉.碧阿克

        追蹤







      • 譯者:劉盈盈








      •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7/1/25








      • ISBN:978986248620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館主推薦:★★★☆☆








      告別前一定要學會的四件事:練習寬恕、感謝、愛與別離





    arrow
    arrow

    helenxv4o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